Change Language: 中文 | English

赛飞(中国)有限公司_梯度PCR 仪_超声波破碎仪_恒温槽

新闻资讯

首页 >>技术文档 >>PCR原理及常见问题解答

PCR原理及常见问题解答

添加日期:2017年11月10日 关键字: 点击次数:2450 次

导读:

PCR (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),中文翻译为聚合酶链式反应,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,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。 由1983年美国Mullis首先提出设想,1985年由其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,即简易DNA扩增法,意味着PCR技术的真正诞生。到如今,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、医学研究、遗传工程、法医学、考古学、人类学等领域。

 

PCR原理

  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,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。PCR由变性--退火--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:①模板DNA的变性:模板DNA经加热至93℃左右一定时间后,双链DNA解离,成为单链;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(复性):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,温度降至55℃左右,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;③引物的延伸:DNA模板--引物结合物在72℃、DNA聚合酶(如TaqDNA聚合酶)的作用下,以dNTP为反应原料,靶序列为模板,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,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,重复此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“半保留复制链”。

 

PCR引物设计基本原则

①引物长度:15-30bp,常用为20bp左右。

②引物碱基:G+C含量以40-60%为宜,G+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,G+C 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。

③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,尤其是避免3'端的互补重叠。

④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区的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%,引物3′末端连续8个碱基在待扩增区以外不能有完全互补序列,否则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。

⑤引物的5'端可以修饰。如附加限制酶位点,引入突变位点,用生物素、荧光物质、地高辛标记,加入其它短序列,包括起始密码子、终止密码子等。

 

PCR反应特点

特异性强

简便灵敏

纯度要求低

 

常见问题与解答

1Q: 不出现扩增条带?

A: 在酶和引物质量好时,不出现扩增带,极有可能是标本的消化处理,模板核酸提取过程出了毛病。例如,模板中含有杂蛋白质,在提取制备模板时丢失过多,或吸入酚。因而要配制有效而稳定的消化处理液,其程序亦不宜随意更改。

2Q: 出现的PCR扩增条带与目的靶序列条带一致,但其条带更整齐,亮度更高(假阳性)。

A: 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有:①引物设计不合适:选择的扩增序列与非目的扩增序列有同源性,在进行PCR扩增时,扩增出的PCR产物为非目的性的序列。因此,需重新设计引物。②靶序列或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。这种假阳性可用以下方法解决:操作时应小心轻柔,防止将靶序列吸入加样枪内或溅出离心管外。除酶及不能耐高温的物质外,所有试剂或器材均应高压消毒。所用离心管及样进枪头等均应一次性使用。

3Q: 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?

A: 非特异性条带的出现,其原因:一是引物与靶序列不完全互补、或引物聚合形成二聚体。二是Mg2+离子浓度过高、退火温度过低,及PCR循环次数过多有关。三是酶的质和量,酶量过多有时也会出现非特异性扩增。其对策有:必要时重新设计引物。减低酶量或调换另一来源的酶。降低引物量,适当增加模板量,减少循环次数。

4Q: 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?

A: 其原因往往由于酶量过多或酶的质量差,dNTP浓度过高,Mg2+浓度过高,退火温度过低,循环次数过多引起。其对策有:①减少酶量,或调换另一来源的酶。②减少dNTP的浓度,适当降低Mg2+浓度。③增加模板量,减少循环次数。

分享“PCR原理及常见问题解答”

Share:

 南京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2-2014 Copyright  产品中心 产品激活 苏ICP备16060040号-5

HOT LINE

  • 全国免费热线

    热线:400-887-0039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科技创新
企业文化
Support by SaferNet
新闻资讯
公司动态
行业资讯
展会报道
公告
下载中心
技术文档
产品服务
产品中心
在线留言
销售网络
服务承诺
无标题页